2018年,教育部在滬召開現場推進會,向全國推廣上海“課程思政”模式; 2018年,“千萬師生同上一堂課”全國首講在同濟大學舉行,全市高校近3000名校領導、教師和學生代表同堂聽課;2018年,上海市入選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是全國5個省級示范區之一……
這一年,上海教育系統牢牢把握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深化“三圈三全十育人”理念,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上一層樓。
“內圈”聚焦第一課堂育人主渠道,狠抓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腦入心。在多年積累的基礎上,上海2018年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形成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核心,以“中國系列”思政選修課為拓展,以綜合素養課為支撐,以專業教育課為輻射的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使所有課程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承擔育人使命。截至目前,上海高校打造了承載思政育人功能的60多門“中國系列”課、1000多門綜合素養課、3000多門專業教育課,“課程思政”成為上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閃亮名片。今年初,教育部在滬召開現場推進會,向全國推廣上海“課程思政”模式。
在第一課堂育人中,狠抓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加強教師育德意識、育德能力的培養。如,“改革先鋒”于漪老師的先進事跡成為所有新入職教師必修的師德必修課程;“全國優秀共產黨員”鐘揚的事跡被排演成話劇在高校巡演;《錢學森》《李國豪》《錢寶鈞》等校園原創大師劇成為新時期高校開展師德教育、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有效形式,大師們的高尚師德、人格魅力,成為新時代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載體。滬上高校成立了黨委教師工作部,開展師德師風教育,強化教師紀律約束,明確教師職業行為規范,促進廣大教師爭做“四有”好老師。
“中圈”聚焦素質教育第二課堂、網絡育人第三課堂,實現三大課堂聯動育人。各高校積極整合校內育人資源,調動教學、科研、管理、后勤服務等所有環節參與育人,打通校內育人“最后一公里”,實現課堂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實踐育人、網絡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心理育人、資助育人、組織育人。如同濟大學為每個本科生宿舍樓配備了研究生兼職輔導員,與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開展教育、管理、服務活動,實現思政教育全過程覆蓋。各高校扎實推進基層黨建工作,著力抓好教師黨支部建設,實施“雙帶頭人工程”,不斷提高教工黨支部的戰斗力。如上海健康醫學院建立了以校外專家、學校領導、校內專家三位一體的“班級導師團”,為學生解疑釋惑,提供思想引領與成長成才服務。
在第二課堂的文化育人環節,在落實“文創50條”,打造上海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品牌的過程中,注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行動計劃和“校園文化傳承創新發展行動計劃”,推進“高雅藝術進校園”“書法篆刻進校園”、三大軍樂團進校園、“非遺”進校園,建立若干傳統文化教育基地,舉辦若干文化育人品牌活動,增強高校師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覺。
2018年,上海高校繼續推進網絡思政育人。如“易班網”進一步強化“內容供給”,打造了集“新生入學教育”“形勢與政策教育”“思政理論課教育”“黨員教育”“大學生職前思政教育”等成熟的“互聯網+思政教育”的服務體系。“易班優課”已覆蓋全國29個省區市、500多所高校的300多萬實名注冊師生,匯聚6萬多個教學課件、8000多部課程視頻,500多萬次下載,打造了覆蓋全國的網絡思政教育資源生態圈。
“外圈”聚焦整合社會資源服務高校育人,通過實施開門辦思政德育,構建全社會關心支持大中小學育人的大思政德育格局。一方面,推進大中小幼德育一體化,積極探索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向下輻射,增強大中小幼德育交流共享,實現不同學段德育的縱向協同。如嘉定區整合區內大中小學的黨建與思政資源,以“區域化黨建”為抓手,推動大中小學德育的交流融合。去年,全國教育大會提出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后,上海教育部門迅速行動,制定工作方案、擬定工作標準、建設實踐基地,探索建立大中小學勞動教育體系,五育并舉,推動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的橫向融合。如松江區舉辦中小學生勞動技能競賽,設置布藝、木工、Inventor實體設計、金屬加工和電子控制技術等7個比賽項目,緊密聯系生活實際,促進學生弘揚工匠精神,提高勞動技能素養。
另一方面,大力推進校內外德育一體化,實現高校思政工作溢出效應,推動高校參與區域化黨建、參與地方社會治理,調動智庫專家學者積極性,為黨和政府出謀劃策,進一步深化學研產協同、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更好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建設。同時,依托“開門辦思政”,完善部委辦局協同機制,有序推進場館物資、人才資源向高校匯聚,形成愛國主義、傳統文化、生態文明教育、藝術教育、志愿服務等教育系列資源圖譜;通過“領導干部上講臺”“院士校友進校園”“英模勞模進校園”“開學第一課”等活動,搭建校外各行各業優秀人才參與高校思政的“立交橋”,進一步豐富高校思政工作的師資。如在“憲法日”,邀請全市三級檢察院的21名檢察長受聘擔任學校法治副校長,推動檢察官進校園開展法治教育。2018年11月下旬,滬、浙、蘇、皖15城市發起成立“長三角地區中小學德育工作聯盟”,突出機制創新,凸顯人才資源共享,共同推動長三角大中小幼德育一體化。
經過一系列改革,上海教育系統正全面統籌各領域、各環節、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推動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的教育有機結合,一體化構建“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體系,肩負起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