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薩拉熱窩7月26日電(記者殷曉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副總干事曲星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波黑莫斯塔爾古橋修復與保護是國際合作的典范,為世界遺產保護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
在出席莫斯塔爾古橋重建20周年紀念活動時,曲星表示,莫斯塔爾古橋是文化多樣性的代表,它連接不同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人群,也使得莫斯塔爾成為聯通東西的十字路口。
曲星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從技術上確保重建使用原始工藝和材料,世界銀行負責籌資和財務管理,波黑和莫斯塔爾市政府具體實施保護項目,讓毀于戰火的古橋重獲新生。”
莫斯塔爾古橋始建于1566年,1993年波黑戰爭期間,古橋毀于炮火。曲星介紹,戰后,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銀行與各方協助下,古橋得到修復重建,并于2004年7月23日重新開放。2005年,古橋及周邊地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波黑首個成功入選的世界遺產。
“重建莫斯塔爾古橋不僅是對歷史建筑的修復,更是搭建了多民族、多宗教和多文化和諧共處溝通理解的一個重要平臺。”曲星表示,莫斯塔爾古橋修復與保護的一大意義在于,當地以此為契機推動溝通和理解,搭建交流對話、促成共識的橋梁。比如當地發起的東南歐地區文化部長會議就是因古橋保護而生的一項重要成果。
曲星表示,莫斯塔爾古橋保護的案例鼓勵大家,未來幾年世界應搭建更多“橋梁”,增進對話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