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地震的發生往往突如其來,我們該如何第一時間科學避震?日常生活中該做好哪些應急準備,減少地震帶來的影響?
專家介紹,地震發生時首先要保持冷靜,快速判斷自己所處位置和震動狀況。地震發生時,如果你所處的是平房或樓房一層,且室外比較開闊,可迅速跑出室外避震。如果是樓房二層或以上,且室內避震條件和建筑質量較好,應優先選擇立即躲避在室內的衛生間、儲藏室、浴室等開間小、有承重墻或支撐物的地方,或者是堅固的桌子、床、茶幾、沙發等家具旁,利用物品形成的三角空間,盡量蜷縮身體,用衣物、枕頭等護住頭頸。切記不可在慌亂中選擇跑向陽臺或是翻窗逃生。同時,中高樓層居民也不要搭乘電梯逃生。
如果地震發生時身處室外,應迅速避開如樓房、立交橋、過街天橋、高煙囪等高大建筑物,遠離水壩、山崖、狹窄街道和危舊房屋,特別要注意避開高壓線、電線桿等,以防觸電,也不要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倉庫附近停留。
專家提醒,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應在家中常備地震應急安全包。應急包中應含有四大類物品,包括能夠長期保存的食品、飲用水,創可貼、棉球、口罩等常用藥品,還有聲光手電筒、口哨、安全繩等應急工具,以及重要文件及現金。同時,對這些避險重要物資還應做到定期檢查、及時更換,并放置在室內最安全和最好拿到的地方,才能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