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月5日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重慶市委副書記、市長胡衡華在介紹“打造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 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重慶篇章”時表示,重慶將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加快發展現代生產性服務業,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打造新質生產力動力源。 重慶:中西部首個GDP超3萬億元城市
據介紹,重慶2023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1%,是中西部地區首個GDP超3萬億元的城市。2024年一季度增長6.2%,經濟社會發展開局良好、回升向好。 煥發新活力 萬億元級產業集群加快成長
重慶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作為制造重鎮,擁有全部31個制造業大類,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老工業基地煥發新活力,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先進材料正加快成長為萬億元級產業集群。 重慶將緊扣“兩大定位”重點打造“六個區”
胡衡華表示,重慶將緊扣“新時代西部大開發重要戰略支點”“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兩大定位,重點打造“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內陸開放國際合作引領區”“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區”“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示范區”“城鄉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區”“美麗中國建設先行區”六個區,力爭2027年邁上4萬億元新臺階。 西部陸海新通道加速延伸成開放前沿
重慶西部陸海新通道通達123個國家和地區的514個港口,重慶已成為向西、向南開放的前沿,著力完善國際物流大通道集疏運體系,正規劃建設樞紐港產業園。在毗鄰重慶中心城區的渝西地區,打造先進裝備成套基地、先進材料基地、物流及現代供應鏈服務業基地。 重慶: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
重慶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構建城鄉大美格局。兩江四岸治理不斷提升,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連續7年保持為優。巴渝和美鄉村呈現新風貌,食品及農產品加工產業富了農民“腰包”,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民生福祉。目前,重慶累計設立外商投資經營主體超過7200家,在渝世界500強企業達到319家,各類經營主體的活力不斷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