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7月19日電 60平米的公寓房間、配套齊全的生活設施、拎包即可入住……不久前,陳小君從廣州來到天津,入職天津市河東區一家健身工作室。通過網上申請,她順利簽約位于棉3創意街區的天津市級人才公寓。“每月2400元在市中心租房,打開窗簾還能看到海河景觀,這個性價比在一線城市太難得了。”陳小君說。
在天津,越來越多的青年人才正在通過人才公寓解決“住房難”的現實難題。
自2019年開始,天津市河東區依托公寓樓宇、酒店等載體,構建起“1+N”人才公寓矩陣——以1個市級人才公寓為核心,聯動多個酒店式公寓,共提供房源730余套,提供拎包即住、租金友好的“安居方案”,為青年解決租房難、成本高的后顧之憂。
在天住領寓人才公寓(棉3店)的一層大廳,24小時值守的公寓管家正忙著接待前來咨詢和辦理入住手續的年輕人。正值暑期入職季,前來簽約入住的應屆畢業生明顯增多。
“近期每天都有新入住,有時剛空出一套房,很快就被訂走了。”天住領寓人才公寓(棉3店)負責人王猛說,“對于符合條件的應屆畢業生,公寓還提供相應租金補貼政策,盡可能降低青年人才落戶初期的生活成本。”
“從學校搬出到入住人才公寓,我只花了一天時間,可以說是無縫銜接。”剛剛入職一家外貿公司的應屆畢業生張鵬輝說,沒想到自己畢業后第一次租房如此高效。
畢業前,張鵬輝在學校就業指導中心的推薦下,了解到天津市河東區面向青年人才推出人才公寓,并順利完成網上申請。“申請流程快,租金有優惠,提供的生活設施較完善。”張鵬輝說。
位于天津音樂學院旁的泊寓公寓作為區級人才公寓,共有402間房源,設有健身房、閱讀區、自助洗衣柜等共享空間。泊寓天津音樂學院店工作人員趙陽說,傍晚過后這里更像是小型的青年社區,人們在這里健身會友,生活氛圍十分濃郁。
在泊寓(天津音樂學院店),一名入住人才公寓的青年在公共空間健身(7月15日攝)。 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為持續優化青年人才安居保障體系,天津市河東區正從政策設計、房源供給和服務體系等多個維度統籌發力,打造“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安有所樂”的宜業宜居環境。
“為拓寬人才公寓的覆蓋面,我們既設有面向高層次科技型人才的‘科學家公館’,也建設了服務應屆畢業生的青年人才公寓。”天津市河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于春野說,“我們還積極通過國資代建、社會融資、酒店合作等方式,不斷擴大人才公寓的保障供給,讓更多青年人才實實在在感受到政策的溫度與城市的誠意。”
今年6月,天津市河東區人社局和大直沽街道共同主辦“推動營商環境建設服務人才創新創業暨河東區人才公寓簽約”活動。根據協議,天津市河東區人社局以麗楓酒店(海河東路店)為依托作為河東區人才公寓。人才公寓將優先保障符合河東區產業發展方向的企業引進的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入住。入住人才可通過河東區人才一卡通渠道享受人才專屬價格,還可享受免費換房、免費早餐、免費洗衣等服務。
在天住領寓(棉3店),一名入住人才公寓的應屆畢業生在房間內看書(7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人才公寓也正逐步融入社區治理體系。記者了解到,河東區正依托人才公寓打造集居住、生活、成長于一體的復合型社區,聚焦青年人才的實際需求,推進公共空間開放利用,支持創業孵化、職業指導、城市融入等服務功能落地。
“我們計劃三年內持續拓展青年友好型公共空間,并繼續完善人才安居體系,出臺優化創新創業環境賦能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并結合城市更新、閑置資產盤活改造等行動,推動政策資源向青年群體傾斜,讓青年人才在城市住得下、留得住、發展好。”于春野說。
文字:孫凡越、馬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