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班牙塞維利亞7月5日電(記者胡加齊)聯合國第四次發展籌資國際會議“加強綠色投融資南南合作”主題邊會3日在西班牙塞維利亞成功舉辦。聯合國副秘書長兼項目廳執行主任喬治·莫雷拉·達席爾瓦(Jorge Moreira da Silva)在會上表示,推進發展中國家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不能僅靠市場機制,還應加強政策協同、資金支持與創新合作。
發展中國家綠色發展需求日益迫切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發展籌資困境正成為制約全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與此同時,全球氣候變化加劇,發展中國家綠色發展和低碳轉型的需求日益迫切。達席爾瓦指出,1.5℃的溫控目標是全球必須堅守的物理界限而非單純目標,當前應進一步加強發展中國家的綠色發展能力建設。 圖為達席爾瓦在邊會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李京攝)
可持續發展已從“可選項”變為“必答題”。巴西CIPÓ平臺項目總監瑪麗亞娜·羅東(Mariana Rondon)表示,“面對挑戰,我們必須構建政策協同、融資創新、伙伴關系‘三位一體’的綜合方案,根本解決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與實現深層次的系統變革。”
以平臺建設和機制創新推動綠色投融資合作
綠色發展作為全球可持續發展必須重視的議題,需要各國的通力合作,合作模式與路徑創新更是至關重要。
邊會主辦方“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以下簡稱“綠色聯盟”)副理事長、兒童投資基金會(CIFF)首席執行官韓佩東(Kate Hampton)分享了綠色聯盟通過加強知識共享與制定針對性綠色轉型方案推動南南合作的具體實踐,特別是在推動“一帶一路”綠色化方面取得顯著進展,大力支持中國政府調整海外煤電政策,開展氣候融資貢獻的“量化評估”,為COP29達成“新集體量化目標(NCQG)”作出的實質性貢獻。她表示,綠色聯盟正在加強領導力和話語權,著力推動綠色發展投融資合作伙伴關系(GIFP)的實施,致力于發揮合作伙伴的各自優勢,積極推進中國投資與發展中國家綠色轉型需求的精準對接。 圖為韓佩東作邊會發言(新華社記者 李京攝)
全球綠色增長研究所(GGGI)總干事金尚輝(Sang-hyup Kim)認為,近年來,中國通過技術共享、能力建設和聯合項目,積極推動南南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促進綠色增長,從技術層面引領全球綠色轉型,追求合作共贏。中企在“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參與投資建設一大批綠色項目,為這些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開展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支持。2024年,全球清潔能源投資是化石能源投資的兩倍,達到創紀錄的2萬億美元,其中超過一半來自中國。 圖為金尚輝作邊會發言(新華社記者 李京攝)
瑪麗亞娜在會上分享了巴西通過深度整合金融工具與氣候政策推動發展治理體系改革的創新實踐,巴西創新性設立的“巴西氣候與生態轉型投資平臺(BIP)”及“永遠的熱帶森林基金(TFFF)”兩大融資機制正在發揮著積極作用。
專家呼吁持續加強跨國協同創新合作
聯合國第四次發展籌資國際會議通過的政府間成果文件《塞維利亞承諾》中寫道:“我們重申繼續堅定致力于多邊主義、國際合作,在相互尊重和集體行動的基礎上保持全球團結。”
瑪麗亞娜說,跨國協同創新合作才能應對復合型危機。中國和巴西在深化綠色發展領域合作、維護全球氣候與環境治理多邊進程方面有著巨大的合作潛力。她呼吁創新南南合作新模式,通過構建價值共享機制,確保各國在合作中獲得實質性收益。
韓佩東認為,近期中國與巴西在推動的GIFP與巴西氣候投資和生態轉型平臺(BIP)對接與合作是一個有益嘗試。CIFF作為慈善基金,同時也是GIFP發起方之一,也將發揮關鍵作用,與各方一起共同推動國家間投資平臺對接與合作。
巴基斯坦氣候部長謝茲拉·哈拉爾(Shezra Mansab Kharal)表示,氣候效應通過跨境水系、大氣環流和山脈系統跨越國界,開展國際合作至關重要,巴基斯坦已做好準備與各方開展綠色金融合作。
此次邊會由綠色聯盟主辦。該聯盟成立于2019年,已匯聚40多個國家的政府、企業、智庫及國際組織成員,通過政策對話、能力建設和項目對接,推動“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綠色低碳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