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22日電 (記者杜燕飛)“2025年以來,我國加快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著力擴大國內需求,有效應對外部挑戰,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高質量發展持續鞏固。”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斌22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外匯市場平穩運行,展現出較強的韌性和活力,表現好于市場預期。
外匯市場展現出較強韌性
從總量的角度來看,涉外收支規模穩步增加。李斌表示,上半年,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收入和支出合計7.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0.4%,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人民幣在跨境收支中的比重達到了53%。上半年,銀行結匯和售匯規模合計2.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3%,規模為歷史同期次高。
從收入和支出的差額看,跨境資金延續凈流入。“上半年,企業、個人等非銀行部門跨境資金凈流入1273億美元,延續了去年下半年以來的凈流入態勢,其中,二季度凈流入環比增長46%。”李斌介紹,分項目看,上半年貨物貿易項下凈流入保持高位,外資總體凈增持境內股票和債券,服務貿易、外資企業利潤匯出平穩有序。
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李斌認為,上半年,銀行結售匯逆差253億美元,但是從月度看表現出明顯的變化。其中,1月結售匯為逆差,2至4月趨向基本平衡,5月和6月結售匯轉為順差,企業、個人等主體的交易行為總體理性有序。上半年,衡量結匯意愿的外匯收入結匯率為60%,同比保持穩定;衡量購匯意愿的外匯支出售匯率為65%,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
外匯市場交易活躍。李斌介紹,上半年,境內人民幣外匯市場交易量總計達到2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10.2%。其中,即期和衍生品交易量分別是7.4萬億和13.6萬億美元,占比分別是35%和65%。
外匯儲備規模穩定。6月末,我國外匯儲備余額為33174億美元,較2024年末增加了1151億美元。“上半年非美貨幣對美元升值,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在匯率折算和資產估值變化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穩中有升。”李斌說。
談及下半年我國外匯市場走勢,李斌認為,總的來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對外開放穩步推進、外匯市場韌性不斷增強,這三個有利因素將支持我國外匯市場繼續保持平穩運行,人民幣匯率有條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國際收支是對居民和非居民之間各類經濟交易的匯總和記錄。其中,經常賬戶記錄跨境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投資收益情況,資本和金融賬戶記錄跨境投資和融資情況。
具體來看,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賈寧表示,近年來,我國經常賬戶運行穩健。首先,貨物貿易順差是我國經常賬戶順差的主要來源。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國際收支口徑的貨物進出口同比增長2.4%。其次,服務貿易更加活躍,逆差總體收窄。今年上半年,服務貿易收入同比增長13%,其中跨境旅行收入增長42%,服務貿易支出增長2%,服務貿易逆差下降14%。再就是,我國投資收益逆差從2022年高位逐步回落,也有助于促進經常賬戶穩定。今年1至5月,投資收益表現繼續向好,外資在華投資收益同比增長17%,我國對外投資收益增長12%,投資收益逆差基本穩定。
“近三年,我國經常賬戶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值在2%左右,今年一季度經常賬戶順差為1654億美元,初步估計二季度順差有所收窄,經常賬戶順差與GDP的比值總體看處于合理均衡區間。”賈寧說。
同時,我國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相應形成對外資產積累,國際收支保持自主平衡。“從宏觀整體和國際收支平衡的視角看,經常賬戶順差增長,必然會對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擴大,因此不能將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擴大簡單地理解為資本流出壓力增大。”賈寧認為,從我國的情況來看,近年來資本和金融賬戶逆差擴大主要是境內主體對外投資增加,外資來華投資總體仍然保持凈流入。
此外,境外機構各類來華投資形成了我國的對外負債,而國內各類主體對外投資又形成了我國的對外資產。“截至今年3月末,我國對外負債7.1萬億美元,反映了我們利用外資和吸引境外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成效。”賈寧說,同期,我國對外資產10.7萬億美元,資產類型和持有主體多元,資產與負債相抵后,凈資產為3.6萬億美元,這也是我國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大循環發展成果的反映。
“展望未來,我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經濟內外部平衡態勢更加穩固,金融市場雙向開放穩步推進,將支撐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賈寧說。
人民幣資產將更具吸引力
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總體較為穩定。外資投資人民幣債券規模上升,目前外資持有境內人民幣債券存量超過6000億美元,處于歷史較高水平。近期外資投資境內股票總體向好,上半年外資凈增持境內股票和基金101億美元,扭轉了過去兩年總體凈減持態勢。尤其是五六月份,凈增持規模增加至188億美元,顯示全球資本配置境內股市的意愿增強。
“我們判斷,未來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仍具有較穩定和可持續增長空間。目前境外投資者持有境內債券、股票的市值占比約為3%至4%左右,受多重積極因素支撐,預計外資仍會逐步增配人民幣資產。”賈寧認為,總體看,隨著我國金融改革開放持續推進,境內金融市場將進一步融入國際金融體系,人民幣資產將更具吸引力。
賈寧進一步表示,首先,經濟基本面穩健為外資投資中國創造了穩定宏觀環境。隨著擴內需政策效果顯現,經濟穩中向好態勢有望進一步鞏固。近期,多家國際投行表示看好中國發展機遇,將中國資產評級由中性上調至超配。
其次,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為外資投資中國創造了良好政策環境。我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完善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機制,拓展投資渠道、優化投資環境,外資參與中國金融市場的便利性明顯提升。同時,我國已建成比較齊全和有深度的金融市場體系,債券、股票市場的市值均位居全球第二,金融產品豐富、流動性強,為外資配置人民幣資產提供了多樣化選擇。
第三,全球資產多元化配置需求為外資投資中國創造了良好發展機遇。近年來,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投資者普遍認為,需要在全球開展更加多樣化、分散化的資產配置。人民幣幣值穩定,人民幣資產在全球范圍內具有比較獨立的收益表現,已成為全球投資者分散風險的重要資產和增厚收益的重要配置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