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薩格勒布7月10日電 專訪|“全球文明倡議意義深遠”——訪克羅地亞前總統伊沃·約西波維奇
新華社記者李學軍
“我非常贊同中國領導人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這是一個旨在融通不同文明、不同民族和不同社會的倡議,是一個非常重要、意義深遠的全球性倡議。”克羅地亞前總統伊沃·約西波維奇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約西波維奇說,當今世界面臨很多危機和挑戰,包括戰爭、疫病、災難、氣候變化等,國際社會必須攜起手來,共同應對。有鑒于此,中國領導人提出的全球文明倡議非常重要且意義深遠。
約西波維奇認為,只有通過不同文明、不同民族和不同社會團結一致攜手應對,人類社會面臨的危機和挑戰才能得到解決。他表示,相信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領導人將接受、支持和擁護全球文明倡議。
約西波維奇對全球文明倡議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堅持文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等主張表示高度認同。他說,不同文明不僅需要相互尊重,還需要相互理解、包容和互鑒,只有這樣,才能消除隔閡,減少不同文明、種族之間的誤解、沖突甚至戰爭。
談及歐中文明交流,約西波維奇愉快地回憶起了2012年7月克羅地亞舉行紀念馬可·波羅國際藝術節之際,時任克羅地亞總統的他會見了一個來自上海的代表團,雙方討論了文化合作等事宜。代表團隨后訪問了馬可·波羅幼時居住過的地方——位于克羅地亞的科爾丘拉。
約西波維奇說,馬可·波羅是一位旅行家、商人,也是一位偉大的文化使者,是最早行走古絲綢之路的歐洲人之一,為搭建歐中文明交流橋梁作出了重大貢獻。
約西波維奇認為,直至今日,馬可·波羅對歐中文明交流仍具有重要意義,歐洲和中國文明有很多共同點,不但可以和諧共存,而且可以在多個領域進行合作。如今,法國文化中心、德國歌德學院、西班牙塞萬提斯學院等在中國設立,孔子學院、中國文化中心等在克羅地亞和其他歐洲國家設立,就是歐中文化交流與合作卓有成效的證明,這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彼此,理解和接受差異,營造開放包容的對話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