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美國得克薩斯州遭遇罕見洪災,造成逾百人遇難、數千人流離失所。然而,災后應對的“主旋律”卻不是統一調度、全力救援,而是一場接力上演的“甩鍋大戲”。
白宮新聞秘書卡羅琳·萊維特稱這是“天災”,試圖將災難歸咎于不可抗力。總統特朗普則稱洪災是“拜登政府的問題”。2024年颶風“貝麗爾”襲擊得州時,正值民主黨執政,拜登政府也曾指責由共和黨主政的得州申請援助不夠及時。共和、民主兩黨互相指責,彼此卸責,卻鮮見對失職環節進行深刻反思。
更令人唏噓的是,美國輿論場也早已習慣將災難政治化。洪災的警報何時發出、政府是否早有應對預案,本應成為公共治理體系檢驗的重要標準,卻屢屢被口水戰所淹沒。而在兩黨爭斗之外,億萬普通民眾才是這場災難中真正的“替罪羊”。他們需要的不是政治秀場上的指責和博弈,而是真正的關切、有效的治理,以及制度性的保障。
從兩黨惡斗到馬斯克籌建“第三黨”,美國政壇似乎在不斷擴容“甩鍋”的參與者。但無論多少“顏色”的黨派登場,如果忽視民生冷暖,逃避公共責任,再多的選項也只是形式上的幻象。
統籌:趙卓昀 鄭開君
記者:王迪邇 鄧仙來 眭黎曦 郭沛然 孔令杭
專業指導:王志中 呂帆 王甜
迪邇工作室制作
新華社國際部
新華社北京分社
新華社浙江分社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臺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