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 (張舵)中央社會主義學院第43期民主黨派干部進修培訓班正在北京舉行。數位民主黨派人士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表示,通過學習相關歷史課程,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了更深入理解。
9月4日開始的是次培訓班,將在9月28日結束。來自全國各地的四十余位民主黨派人士參與學習。課程內容包括“五史合一”“統一戰線與多黨合作”“五大建設”三個模塊,主要以講座、學員討論等形式展開。
其中,“五史合一”系列課程是中央社院近年推出的系列課程之一,旨在引導學員通過對中國古代思想史、中國近代政治思想史、中國共產黨黨史、民主黨派史及西方近現代政治思想史的學習,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形成的歷史必然性及當代必要性。
在聽取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研究史所所長卜憲群講述《中國“大一統”思想的歷史文化根基及其當代價值》后,民盟貴州省委會副主委、貴州民族大學圖書館館長盧云輝表示,此次學習讓自己從“中華傳統文化根基”及“當代中國實際”兩條脈絡更好地理解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九三學社南京市委會委員、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孫麗說,此次推出的講座多是擺史實、講過程,通過梳理歷史清楚展現出中國共產黨的道路更符合中國國情,更符合民眾心聲,這是中國共產黨能夠帶領中國向前發展、受各民主黨派追隨的原因。
民盟中央委員、佛山市委會主委趙新文認為此次學習進一步堅定了參與學習的民主黨派人士的思想政治共識。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和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在中國政治和社會生活中已展現出獨特優勢和強大生命力,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孫麗表示,中國特色政黨制度優勢最顯著的體現就是“團結”。“以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例,中國的民眾、組織在疫情發生之初自發朝同一目標努力,與西方社會呈現出的撕裂狀況截然不同,這種凝聚力同中國特色政黨制度關系密切。”她說,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平時注重同民眾保持緊密聯系,為在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迅速團結民眾奠定了基礎,確保了社會各界“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趙新文認為,民盟中央原主席費孝通提出的“出主意、想辦法、做好事、做實事”很好地契合了民主黨派的特點。他認為,民主黨派應配合時代的需求,充分利用界別優勢為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環境等各項事業貢獻力量。
各民主黨派主要通過行使參政議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等職能發揮社會主義參政黨作用。趙新文以親身經歷為例指出,民主黨派人士除提出建議、監督外,還可通過對接資源、促進區域間合作等方式更積極地發揮作用。為推動全國發明展覽會落地佛山,他積極聯絡會議主辦方與佛山市政府對接溝通并提出建議、說明情況。時至今日,全國發明展覽會已在佛山連續舉辦三屆,使以制造業為主要產業的佛山市受益良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