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 (李雪峰 侯艷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11日在北京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近日,多位九三學社社員表示,要在本職科研工作中刻苦攻關、奮力創新,為推動中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貢獻力量。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安徽省委會主委,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常務副校長潘建偉說,當前是新一輪科技革命與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歷史交匯期,特別是在當前國際環境復雜多變、中國即將進入“十四五”時期的背景下,習近平總書記親自主持召開科學家座談會,充分體現了中共中央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并為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加快科技創新步伐指明了方向。
他指出,廣大九三學社社員除了在本職科研工作中刻苦攻關、奮力創新外,還應承擔起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職責,為推動科技創新出謀劃策。同時,還應加強科普工作,努力營造崇尚科學、鼓勵創新的社會氛圍。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北京市委會主委,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范提出,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是一個重要抓手,必須明確其定位,是為了在純基礎研究領域尋求重大突破,還是為了真正解決高科技產業的“卡脖子”問題。
他結合自身工作談到,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的做法是“雙輪驅動”,一個輪子是國家意志驅動,另一個輪子是市場驅動。“雙輪驅動”模式有助于兼顧現實和未來,穩步推進石墨烯和其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九三學社中央委員、上海市委會主委,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錢鋒認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水平尤其是原始創新能力已經成為國際競爭核心,成為決定國際產業分工地位和全球經濟格局的關鍵因素。
他指出,伴隨科技競爭焦點不斷前移,原始創新、關鍵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的作用日益突出,加強基礎研究、加快創新人才教育培養,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不僅是當前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發展關鍵問題的“牛鼻子”,更是走出適合中國國情創新路子的“金鑰匙”,必須提前部署、久久為功。
九三學社中央常委、上海市委會副主委,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葛均波建議,必須遵循科學發展規律,用科學家精神來推動中國科技的更大發展。要狠抓落實,從頂層制度設計、政策調整、機構改革、高考改革、職稱評審、基礎教育改革、宣傳導向改革和“十四五”規劃等方面立即著手行動。
他建議,從事醫療科研的九三學社社員要把創新發展作為國家生死存亡的頭等大事來抓,進一步煥發科研熱情,集中力量突擊醫學創新難點,為民眾健康護航。
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李景虹談到,總書記的講話讓他印象深刻:第一是加強基礎研究;第二是加強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建設;第三是建立健全科學評價體系。
他呼吁九三學社社員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始終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努力實現“到2030年建成更加完備的國家創新體系、進入創新型國家”這一目標。
九三學社安徽省委會科技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臨床醫學院執行院長翁建平指出,愛國、民主、科學是九三學社的初心和宗旨。應該圍繞講話指出的解決制約科技創新發展四個關鍵問題來開展工作,在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持之以恒加強基礎研究和加強創新人才教育培養三方面建言獻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