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努爾蘇丹9月17日電 (記者 文龍杰)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上周對哈薩克斯坦進行了正式訪問,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張霄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此次訪問標志著中哈“線下外交”的重啟,并達成許多重要共識,實現中哈后疫情時代外交“開門紅”。
張霄表示,此次訪問是在全球范圍內新冠肺炎疫情形勢依然嚴峻,中哈兩國間人員正常往來尚未完全恢復的背景下開展的。在此之前,雙方通過視頻連線等方式進行了多次會談,但線下訪問還是第一次。因此,此次訪問標志著中哈“線下外交”的重啟。
“同時,王毅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是哈境內今年3月16日疫情暴發以來首位訪哈的他國外長,體現了中方對兩國關系的重視和兩國政治互信的高水平。”張霄指出,雙方在訪問期間達成許多重要共識,實現中哈后疫情時代外交“開門紅”。
談及此訪成果,張霄介紹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即中哈政治關系基礎更加堅實,各領域合作逆勢上揚,抗疫合作堅定前行,在多邊事務中步調一致。
“雙方一致認為,習近平主席提出推進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為包括哈方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廣闊市場和機遇。”張霄說,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雙方要有序開啟后疫情時代全方位合作。此次訪問期間,兩國外長共同宣布啟動“中哈復工復產首批千名專家計劃”,便利兩國重點項目和商務人員往來。
張霄特別指出,疫情“危”中有“機”,給兩國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帶來了新機遇。中歐班列在疫情期間成為馳騁歐亞大陸的“鋼鐵駝隊”,電子商務、在線教育、大數據、5G網絡等新技術、新業態方興未艾,影視、出版、游戲等文化娛樂產業迅速發展。
張霄強調說,雙方同意落實好共建“一帶一路”與“光明之路”對接,深挖合作潛力,繼續擴大中哈公鐵運輸,加快研究恢復和提升邊境口岸貨運能力,歡迎哈方出席今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共建“數字絲綢之路”,加強數字經濟合作;深化人文交流,加強青年、教育、文化領域合作,力促更多孔子學院在哈落地。
“哈薩克斯坦是歐亞地區重要國家,也是中國的友好鄰邦。中方始終把對哈關系放在外交全局,特別是周邊外交的優先方向。”張霄告訴記者,哈疫情暴發后,中方不僅第一時間向哈提供了大量抗疫物資援助,還派出經驗豐富的醫療隊到哈指導抗疫,得到哈方好評。中方愿繼續在力所能及范圍內支持哈方抗疫,分享診療經驗和方案,加強兩國疫苗和藥物研發合作,在疫苗研發成功后優先考慮哈方等周邊國家的需求,打造“健康絲綢之路”,共建人類健康命運共同體。
關于今年年中正式形成的“中國+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機制,張霄指出,該機制有利于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今年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某些奉行單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大國卻在挑戰《聯合國憲章》,以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損害著各國的共同利益。中國與包括哈在內的中亞國家作為國際社會的負責任成員,旗幟鮮明地高舉多邊主義旗幟,捍衛《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抵制任何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
張霄表示,該機制體現了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的高水平,將推動中國與中亞國家關系邁上新臺階,各方正在積極落實會議達成的共識。中國和包括哈在內的中亞國家加強集體合作,是鄰國之間的互幫互助,順應時代潮流,符合彼此利益,造福國際社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