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部:要布置體育作業實現“勤練”
中新網北京9月22日電 (記者 高凱)22日,中國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在北京解讀體教融合相關文件時表示,“要組織經常性、常規性的體育訓練,要布置體育作業,課堂上教會的運動技能要經過進行常規化的訓練,特別是要組織面向全體學生的競賽。”
當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教育部日前聯合印發的《體育總局教育部關于印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意見的通知》(下稱《意見》)舉行新聞發布會,王登峰在對《意見》進行解讀時表示,《意見》的目的和實現的手段是通過進一步強化體教融合,來推動或者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他指出,《意見》中的改革建議希望推動實現兩大價值:其一正是要實現學校體育在全面育人中的價值。該目標可細化為學校體育改革,就是要瞄準教會、勤練、常賽的模式推進,通過體教融合,把教育和體育相關的資源有機整合起來。
“從另外一個意義上來說,這也是我們需要轉變觀念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傳統的對學校體育只是蹦蹦跳跳,只是活動身體的觀念,可能已經過時了,學校體育必須做到教會、勤練和常賽。”王登峰說。
他指出,“體育課和語文、數學、外語課一樣,體育課上教會了健康知識,教會了基本運動技能,教會了專項運動技能,不練習是掌握不了的。語文要布置作業,將來體育課也必須布置作業。現在要把文化課的作業減下來,但是體育課作業必須加上去,這樣才能夠確保我們的學生掌握運動的技能。”
此外,他認為,《意見》也特別凸顯了通過國民教育體系,培養優秀競技運動員的價值。“不管是教會,還是勤練,特別是常賽,最廣大的人都參與的專項體育項目的競賽中所涌現出的有潛質又愿意在這個方面進一步發展的同學可以有更多的訓練和比賽的機會。而這樣一個最廣泛基礎上的選拔優秀后備人才的通道,也就是國民教育的通道,可以為我們國家培養優秀的競技人才提供最廣泛的基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