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巴黎9月23日電 (記者 李洋)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當地時間22日在巴黎召開中外記者會,闡述中法關系等議題。
盧沙野表示,中法關系是中國與西方國家關系、世界大國關系中最穩健的關系之一。中法關系具有很多獨特優勢。法國是第一個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兩國傳統友好。中法同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作為世界大國,中法均對世界形勢和國際事務有著戰略視野,兩國保持頻繁的戰略溝通。中法經濟互補性強,雙方共同推進多個大項目合作。兩國人民交往密切。明年將舉辦中法旅游文化年。
盧沙野說,后疫情時代,中法人員往來快速重啟,已有近千名法方各類人員通過“快捷通道”陸續赴華,每周有6班民航航班重新往返兩國。著眼未來,中法要聚焦加強抗疫合作、促進經貿合作、捍衛多邊主義等三大重點合作領域。加快推進核能、航空、航天等重大項目合作;積極培育在智慧城市、電動汽車、有機農食等領域新的合作增長點;落實好中法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氣候變化北京倡議,辦好昆明《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和馬賽世界自然保護大會,做大國積極互動、互利共贏、共謀未來、造福全球、友好相處的示范。
在具體談及中法兩國在大項目合作上的規劃時,盧沙野說,這些大項目涉及兩國關鍵性合作領域,集中在民用核能、航空、航天等傳統領域。這些大項目投資龐大,涉及多個工業領域,啟動時間早,持續時間長。大項目合作有力支撐了中法經貿關系,為雙邊合作注入強勁動力,因此中法雙方均高度重視。
盧沙野說,中法合作在華建設的兩座EPR四代核電站已經完成,項目進展順利,為中國以外的全球核電站建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類似核能技術尚屬在全球首次使用,如果我們能成功建設和運營EPR四代核電站,其他國家就會對這一新技術有足夠信心。中法兩國將繼續深化在民用核能領域的合作,不僅涉及核電站建設,還涉及乏燃料處理方面。
盧沙野指出,大項目可以在促進雙邊合作、提升兩國關系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我們需要探討更多的合作領域,尋找兩國合作新的增長點。兩國另一個重要的合作領域就是多邊領域。雙方在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有著相同或相似立場,可以在國際合作方面發揮引領作用。
盧沙野在記者會上闡述了新中國成立71周年所取得的成就,介紹中方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相關經驗。盧沙野還在現場回答記者提問,涉及中法關系、中歐關系、涉疆、涉港、南海、抗擊疫情、人權等問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