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湖州4月2日電(張斌 王題題)烏干達姑娘Rose為了愛情遠嫁中國后成為“網紅”,中國影視劇在海外熱播后“吸粉無數”,來自不同國家的外商因“世界小商品之都”義烏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二戰期間舟山漁民勇救英軍盟友的“驚險時刻”成為中英民間交流的典范……
《“非洲媳婦Rose”國際傳播品牌打造》的案例分享。主辦方 供圖4月2日,新時代國際傳播余村對話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浙江安吉天荒坪鎮余村舉行,與會代表圍繞浙江國際傳播優秀案例,挖掘國際傳播的“共同點、共通點、共情點、共鳴點”,推動進一步講好中國故事,探尋新時代國際傳播高質量發展的“新坐標”。
據悉,此次活動以“新時代的國際傳播:挑戰與機遇”為主題,由浙江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中國新聞社浙江分社、中共安吉縣委、安吉縣人民政府、浙江傳媒學院浙江省傳播與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辦,中新社國際傳播集團浙江分公司、中共安吉縣委宣傳部、天荒坪鎮人民政府承辦。
《設立國際傳播觀察點,向世界講好余村故事》的案例分享。主辦方 供圖浙江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黃先海在致辭時表示,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能夠為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示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供重要借鑒和參考,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
主旨演講環節,北京市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徐和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浙江傳媒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韋路分別以《全世界都可以相信北京》《提升國際傳播效能的三大策略》為題發表演講。
徐和建結合北京的實踐經驗表示,國際傳播工作要處理好“內容供給與受眾需求關系”“議題設置與事實傳播關系”“主渠道與新賽道關系”三組關系。他認為,當今國際傳播格局下,中外傳統主流媒體仍占據傳播主渠道、主陣地,境外社交媒體則是國際傳播競爭新賽道,兩者各有優勢,各有所長,唯有雙管齊下,新聞產品、傳播意圖才能直達國內外萬千受眾。
韋路提出,在國際傳播過程中,應直擊全球熱點議題,不能光講中國國內的問題,更要關注全球共同面臨的挑戰,給出中國解決方案,提供全球公共產品,增進全球社會治理。他表示,要形成中國網絡平臺國際生態,促進新興媒體業態發展。比如以微短劇出海為契機,在影視、游戲、動漫、電商等領域積極創新業態,通過商業化手段提升國際傳播能力和效果。
在此方面,歷史悠久、文化積淀豐厚的浙江有著豐富內容。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浙江國際交流頻繁,具有國際傳播、講好中國故事得天獨厚的優勢。
對話活動上,與會嘉賓結合《“非洲媳婦Rose”國際傳播品牌打造》《華流文化輸出,開啟內地劇“出海”新風向》《設立國際傳播觀察點,向世界講好余村故事》《以“里斯本丸”號營救事件為契機,打造舟山對外交流“新窗口”》《數字文化:傳播新時代的中國故事》《“一帶一路”上的創富潮——國際融媒系列節目如何助力全球經貿文化交流》等國際傳播優秀案例展開分享。
土耳其外商奧茲坎·瑟澤(OZCAN SEZER)分享。主辦方 供圖以土耳其外商奧茲坎·瑟澤(OZCAN SEZER)為例,曾為土耳其國足隊員的他退役后在中國收獲事業“第二春”,在浙江義烏創業、生活已超過15年,讓地道的土耳其美食飄香義烏乃至國內許多城市街頭。
當日,他上臺分享時表示:“中國有很多的機會,只要在中國生活五年、十年,你就會發現中國城市飛速的發展變化。在這里,外國人可以找到不同的發展機遇。希望通過我和越來越多外國人的故事,讓更多人愛上中國,看到她的美麗。”
浙江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吳飛表示,此次余村對話活動分享、交流、研討的案例切口小、能共情,創新了國際傳播的理念、方式、主體,為國際傳播提供了新范式。
此次活動選擇在浙江安吉余村舉辦,就是一次國際傳播的積極探索。余村是見證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地標,曾入選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公布的“世界最佳旅游鄉村”名單,成為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樣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