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太原6月17日電 (記者 范麗芳)黃河流域作為中國“一帶一路”陸路的重要地帶,人口總量龐大,經濟地位顯著。如今,其年齡老化、人才流失等引發業界專家學者關注。
16日,第三屆黃河人口論壇暨第二屆黃河流域人口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山西太原舉行。“如何推進人口結構優化、提高人口整體素質,是黃河流域當前和今后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中國計劃生育協會一級巡視員洪蘋的這一觀點,表達出與會人員的共同心聲。
此次論壇從多個角度交流最新學術實踐成果,以深化人口理論研究,推動黃河流域全方位高質量發展。中新網記者 范麗芳 攝黃河是中國第二大河,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九省區,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山西為例,山西省人口學會會長張曉清介紹,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山西黃河流域人口占該省人口總數的四分之三;2020年黃河流域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74%。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徐世英認為,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造就了中國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和平年代自發的人口遷徙,使得勞動力資源得到更有效配置,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深入。
“人口高質量發展包括人口規模適度、結構優化、分布合理、素質優良等。”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童玉芬建議提高人口素質、穩定生育水平,并促進人口空間合理分布。
其他與會專家學者建議改善當地經濟產業結構,吸引年輕、高素質勞動力的流入;推動黃河流域城市群發展,引導人口合理流動。
中國人口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翟振武說,黃河是中華兒女共同的家園,期待通過此次論壇,搭建人口協作交流互鑒的高端平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