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26日電 (記者 孫自法)第十五屆光華工程科技獎6月25日在北京揭曉并頒獎,包括香港、澳門特區在內共有41位科技專家獲獎,其中,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控制論、系統工程與航空航天技術專家宋健榮獲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
頒獎儀式當天下午在中國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上舉行,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周濟、中國工程院院長李曉紅等為獲獎專家頒獎。
宋健院士曾擔任國家科委主任、中國工程院院長等職務,現任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因其杰出貢獻,2014年10月,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準,將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國際編號為210210號小行星命名為“宋健星”。
本屆光華工程科技獎40位獲獎者包括:航空發動機設計專家尹澤勇、高速列車總體技術專家王軍、彈藥工程專家姜春蘭、飛行器設計專家鄒恒光、集成電路專家毛軍發、導航時頻技術專家周建華、精密儀器與計量測試專家方向、空天對地遙感信息處理技術專家付琨、金屬材料專家才鴻年、金屬材料及壓力加工專家李紅英、高純化學品分離提純技術專家李群生、材料科學與工程專家孫寶德、油氣勘探專家翟光明、鈾資源開發技術與工程專家蘇學斌、低滲致密油氣開采技術專家王香增、高電壓技術專家何金良、工程防震減災與振動控制專家周福霖、鋼與混凝土組合結構專家樊健生、道路與鐵道工程專家汪雙杰、水利工程生態保護技術專家陳求穩、環境工程專家曲久輝、食品工程專家郜海燕、土壤環境保護專家李芳柏、重金屬污染控制化學專家林璋、菌物學專家李玉、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專家劉作華、設施農業工程學專家楊其長、蔬菜學專家許勇、心血管外科學專家胡盛壽、脊柱脊髓神經修復與再生馮世慶、外科學專家季加孚、微生物與生物技術藥學專家鄒全明、能源與礦業工程管理專家胡文瑞、鐵路建設與科技和信息化專家王同軍、油氣勘探開發專家何文淵、能源環境系統工程專家魏一鳴、消化內科專家陳家亮、紡織材料科學專家胡金蓮、雙水相微流控技術專家岑浩璋、動力系統貝葉斯分析專家阮家榮。
此次獲獎者當中共有女性6名,她們分別是姜春蘭、周建華、李紅英、郜海燕、林璋、胡金蓮。來自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的獲獎專家共有4人,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和腸道微生物群研究中心主任陳家亮,香港城市大學生物工程系講座教授胡金蓮,香港大學協理副校長、機械工程系教授、先進生物醫學儀器中心總監岑浩璋,澳門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特聘教授,兼任粵港澳智慧城市聯合實驗室聯席主任、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澳門大學)學術帶頭人阮家榮。其中,1982年6月出生的岑浩璋是本屆最年輕的獲獎者。
據了解,作為中國工程科技界的重要獎項,“光華工程科技成就獎”“光華工程科技獎”每兩年評選頒發一次,獎金分別為每人100萬元人民幣和每人20萬元人民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