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昌6月28日電 (熊錦陽)近日,《江西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建設方案》(以下簡稱《建設方案》)印發。江西省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賓在6月2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江西省將通過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實現擴綠、興綠、護綠并舉,不斷增強生態保護和林業發展內生動力,為打造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高地,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作出林業貢獻。
6月28日,《江西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建設方案》新聞發布會召開。熊錦陽 攝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可以進一步盤活森林資源,帶動各類生產要素向林業聚集,做優做強林業特色產業,不斷提升山區林區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2023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中明確,江西省是全國三個建設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之一,要推進全面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攻堅和整體提升,為全國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提供更多的創新經驗和實踐案例。
據劉賓介紹,《建設方案》明確了通過規范集體林地承包經營、推進林權流轉,深化集體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通過發展林業適度規模經營、優化林木采伐政策、發揮國有林場聯營帶動作用,激活集體林發展潛力;通過科學劃定公益林和天然林范圍、創新森林經營管理制度,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等7個方面和19項具體改革任務。
此外,《建設方案》明確將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納入林長制工作范圍,并在江西全省遴選30個縣(市、區)進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試點,建立健全改革成效評價、先行試點進退、容錯糾錯激勵等工作機制,為先行區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在健全集體林權流轉制度上,江西省鼓勵村集體經濟組織通過再發包、再出租等方式,集中流轉農戶林地經營權,增加集體經營性收入。采取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模式組建林權收儲機構,收儲分散林權,合散為整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林權流轉。并且原依法頒發的林權證繼續有效、不變不換,通過林權確權登記歷史遺留問題清理規范和整合建庫,建立林權登記協同便民利民機制,加快不動產登記系統與林權管理服務系統對接和信息共享。
作為唯一兼具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國家級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的省份,江西省將深入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著力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雙向轉化通道,不斷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截至2024年3月,江西省綠色貸款余額8825億元,同比增長40.5%,高于各項貸款增速32個百分點,為地方經濟綠色發展持續注入金融活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