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汕尾6月28日電(張璐 羅詩嵐) 今年上半年,南方多地持續出現強降雨,廣東省多地發生洪澇和地質災害。臺風季來臨在即,6月28日,由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和汕尾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廣東省2024年度應急測繪保障與安全生產演練(以下簡稱“本次演練”)在汕尾市舉行。
廣東省2024年度應急測繪與安全生產演練在汕尾舉行。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供圖)廣東地處“典型氣候脆弱區”,臺風、洪澇、地質災害等自然災害多發頻發。汕尾市山地丘陵廣布,地質環境條件復雜,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多發頻發;同時,汕尾市也是海洋災害多發區,風暴潮等重大海洋災害風險日益突出。本次演練模擬了風暴潮引發陸海應急測繪的實戰場景。
據介紹,本次演練共出動無人機9架,累積飛行10架次,出動無人船4艘,累積4航次,獲取并處理了360全景、正射影像、傾斜三維模型、激光點云、光電吊艙實時視頻、水下地形地貌等多種數據。
此外,本次演練創新性地使用了1架無人機用作其它無人機通信鏈路中繼,可以克服災害現場道路不暢的困難,幫助地面站指令“翻山越嶺”直達任務無人機,從而擴大無人機航空攝影的有效覆蓋范圍;出動的無人船分別搭載側掃聲吶和多波束設備,采用了集群化協同作業模式,有效提升了數據獲取效率。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工作人員介紹,廣東省應急測繪保障團隊已形成通過多平臺遙感裝置從空、地、海維度獲取受災區域的多源遙感數據的能力,先后啟動包括洪澇災害、地質災害、臺風災害、生物災害、突發公共事件等多種類型的應急測繪響應近40次,有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
在韶關市江灣鎮、梅州市平遠縣,廣東省應急測繪保障團隊在極短時間內獲取了重點受災區域的第一手測繪成果。 (廣東省自然資源廳供圖)據了解,今年廣東省韶關、梅州等地遭遇洪水和地質災害,廣東省自然資源廳指導調度省級技術團隊與本地支撐單位高效聯動,克服災區通行不暢、氣象條件復雜等不利因素,依靠先進裝備和過硬本領,在極短時間內獲取了重點受災區域的第一手測繪成果,并綜合利用微波遙感、機器識別等先進技術,快速確定受災區域,研判發展趨勢,為現場災情監測、道路疏通、應急救援等提供了重要數據基礎和技術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