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小龍 王江波 西安晚報記者 張紅中
6月11日,陜西天士力植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運營總監趙宏光在丹參基地查看丹參生長情況。
6月11日,在陜西天士力植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科研人員向記者展示丹參標本。
商洛素有“南北生物物種庫”“秦嶺天然藥庫”之稱,全市境內共有中藥材1192種,其中有265種被《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收錄,丹參、連翹等10多種道地藥材,量大質優,享譽中藥市場;商洛丹參更以其“外觀形狀好,丹參酮含量高、品質純正、分枝均勻”的特征而聞名國內及日本、韓國等東南亞。初夏,記者走進秦嶺腹地,解密丹參產業賦能鄉村振興,探訪商洛丹參產業的高品質發展之路。
載于《神農本草經》 興于陜西“天士力”
商洛丹參歷史悠久,《神農本草經》及歷代本草均有記載:“今陜西河東州及隨州皆有之(丹參)”。古之河東州即今商洛地區。
“商洛藥農有長期種植丹參的經驗,以前由于種植不規范、沒有科研支撐,種植的藥材質量參差不齊。”商洛市中藥產業發展中心主任李濤直言。
直到20世紀70年代初,原陜西省科學院秦官屬教授在洛南縣開展丹參野生變家種的研究工作,經過10多年努力取得了顯著成果,實現了種子繁殖、人工種植和品種純化三大目標,商洛丹參的人工栽培在全國聲名大振,到20世紀80年代末,商洛的丹參種植面積達萬畝以上,產量達2000噸以上。
1988年,陜西天士力植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入駐商洛。“商洛是我們公司的重要藥源和科研基地,20多年來為我們的生產提供了大量藥材。”陜西天士力植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運營總監趙宏光對商洛藥材大加贊賞。
據了解,1998年天津天士力集團為尋找丹參最佳生產地,經過長期考察論證而最終選擇了位于秦嶺腹地的商洛這一自然環境得天獨厚的“天然藥庫”。
1999年1月,天士力與商洛成功牽手,共同投資組建了陜西天士力植物藥業有限公司,開始中國第一個符合GAP標準的藥源基地的建設,并先后投入啟動了36項GAP方面的項目,對丹參生長發育規律、有效成分變化、無“農殘”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
“經過幾年的研究,商洛丹參畝產由250公斤上升到300公斤,丹參素含量穩定在1.7%左右,丹參酮ⅡA達到0.35%—0.48%,商洛丹參成為名副其實的極品。”趙宏光笑著說道。
2004年3月,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正式頒布第1號中藥材GAP檢查公告:“天士力制藥股份有限公司下屬子公司陜西天士力植物藥業有限公司商洛丹參基地在獲得認證的8家企業中排名第一,在中國首家正式通過GAP認證。”
從秦嶺脫穎而出 獲“十大秦藥”殊榮
商山無閑草,遍地多靈藥。“地處秦嶺南麓的商洛市位于長江、黃河兩域的交匯處,雨量充沛,空氣達到國家一級標準,水質優良,土壤疏松,且無重金屬和‘農殘’,符合國家GAP要求,重金屬和農藥殘留量符合國際標準,是丹參老產區,也是眾多中藥材的最佳適生區,素有‘天然藥庫’之稱。”李濤介紹說。
據介紹,“商洛丹參”在2005年就獲得全國首家GAP認證和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認證;2018年5月,在陜西省中藥協會舉辦的“陜西十大秦藥”及“陜西中藥材種植模范基地”的評選活動中,經過專家嚴格評選,商洛丹參脫穎而出,榮獲“陜西十大秦藥”殊榮。
采訪中,商洛市中醫醫院腦病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張建平告訴記者:“丹參起源于中國,承載著數千年的栽植歷史,其藥用價值非凡,在古代甚至被譽為‘藥中之王’,《神農本草經》中早有記載,稱其味苦微寒,能主治心腹邪氣、腸鳴幽幽如走水等癥,同時還能破癥除痕、止煩滿并益氣。此外,它還有另一個別名——郄蟬草,常生于幽靜的山谷之中。”
“丹參被譽為‘心臟的保護神’,其功效與作用可謂廣泛而顯著,首先丹參富含的丹參酮成分,作為一種高效的抗氧化劑,能有效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從而保護心臟免受氧化損傷的威脅。此外,丹參還能擴張冠狀動脈,進一步改善心肌的供血狀況,為心臟病患者帶來福音。”張建平說。
“丹參種植越來越規范,名氣越來越大,種植丹參的群眾也越來越多,全市丹參產業發展已累計帶動27萬群眾脫貧致富。”李濤說,近年來,隨著商洛丹參產業的發展壯大,丹參種植已輻射帶動寶雞、銅川、渭南等地發展。
據市中藥產業發展中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初,商洛市的丹參產業發展及種植面積已經形成較大規模。“全市中藥材總面積已發展到210萬畝以上,中藥材總產量在24萬噸以上,產值超過53億元。”李濤說。
丹參紅遍商洛山 藥農日子比蜜甜
“商洛丹參在全國藥商行業內那都是免檢產品,而且訂單一下貨款緊跟著就進賬了!”6月12日,忙碌著收拾藥材的商洛市農城農村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懷記高興地告訴記者。
王懷記曾是商州區最早種植丹參的“能人”,早年間,他不僅自己用野生丹參苗摸索種植繁育,還義務給鄉鄰當技術指導。
“丹參最好的種植時期,就連臨近的藍田葛牌、商州南山片區以及丹鳳、商南等地的丹參種植推廣都是我去給講課指導,種植面積超過了1500多畝,鄉黨都靠種丹參過上了好日子,新房子蓋了,新家電也買了。”王懷記說。
“一天工資70塊錢,活也不累,在家門口就能掙錢,還能照顧家人。”6月12日下午,在洛南縣古城鎮姜村,商洛稼苡禾中藥種植農民合作社丹參種植基地,正在給丹參苗鋤草的村民張淑慧樂呵呵地說。
商洛稼苡禾中藥種植農民合作社負責人張小龍告訴記者:“丹參是道地藥材,洛南古城的氣溫、土壤等都適合種植,今年種了400多畝,每畝能采挖新鮮丹參約3500斤,預估產值在400多萬元,同時還為附近村民提供了100多個就業崗位。”
“2024年丹參收獲季,收購了200多噸干丹參,銷往云南等地藥廠,營業額在330萬元左右,極大地帶動了周邊村民種藥賣藥過上好日子的勁頭!”在洛南縣古城鎮中藥材交易市場,正忙著整理藥材的“藥商大戶”賀月桂介紹說。
中藥材是商洛市一項傳統產業,其效益遠遠高于種植一般農作物。隨著國家支持中醫藥大健康產業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相繼出臺,群眾發展中藥材種植的積極性不斷高漲,圍繞中藥材加工和流通的龍頭企業也不斷發展壯大。
“我市以‘十大商藥’為重點,大力推廣林下種植、藥果、藥農間套立體生態種植模式,著力打造‘一鎮一藥’‘一村一品’,把中藥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秦嶺山水鄉村等重點項目相結合,做到縣有龍頭企業、鎮有示范村、村有重點組、組有典型戶,輻射帶動全市道地中藥材產業快速發展。”李濤說。
加強產學研結合 推動丹參再發展
“秦地無閑草,遍地都是寶。秦嶺地區的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幾乎每一種草都有其獨特的價值,無論是藥用價值還是觀賞價值,都使得秦嶺成了一個天然的植物寶庫。”6月18日,商洛職業技術學院中醫學專業帶頭人,中醫學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王震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商洛是秦嶺腹地的重要城市,其盛產的丹參作為“十大商藥”之首,是秦嶺中藥寶庫里的一顆璀璨的明珠。丹參活血祛瘀、通經止痛、清心除煩、涼血消癰的功效,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中。
“商洛丹參的重要作用不僅體現在其藥用價值上,還在于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生態價值。”王震表示,商洛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孕育了品質上乘的丹參,使其成為中藥領域的瑰寶,因此商洛丹參如同云南三七、河南山藥、四川貝母一樣屬于“道地藥材”,成功入選陜西十大秦藥。
為了更好地傳播推廣商洛丹參,王震建議要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譽度。可以通過舉辦丹參文化節、研討會等活動,邀請專家學者、行業精英共同探討丹參的藥用價值和發展前景,擴大其影響力。同時要注重人才培養,通過設立丹參種植、加工、研發等專業課程,培養一批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專業人才,為丹參產業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此外,還應加強產學研結合,推動丹參的科技創新。鼓勵科研機構與企業合作,開展丹參的深度研究和開發,提高其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
“在推廣丹參種植的同時,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保護商洛地區的生態環境,確保丹參資源的永續利用。”王震說,“我相信,通過政府、企業、社會的努力,商洛丹參一定能夠在傳播推廣和人才培育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千年藥王”的煥新之路
六月的商洛,空氣中彌漫著清新與生機,風中還夾雜著淡淡的藥香。
在洛南縣古城鎮,大片的丹參田映入眼簾,翠綠的葉片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一片綠色的海洋。田壟間,農民正辛勤勞作,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對豐收的期待。
合作社負責人張小龍是一個“90后”小伙,在他的印象中,從老一輩的野外采挖,到父親的小規模種植,他見證了商洛丹參的發展與變遷。如今,丹參種植在他手上已經發展到400多畝,預計產值在300多萬元。
這不僅是一組數字,更是農民生活改善的希望。在這里,丹參種植成了鄉村振興的有力引擎,為附近村民提供了100多個就業崗位,讓大家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增收。
商洛丹參能有如今的成就并非偶然。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早在2005年,商洛丹參就獲得了全國首家GAP認證和國家地理標志保護認證。在商洛市中藥產業發展中心,工作人員詳細地為我們講解了背后的故事。這里獨特的氣候、土壤和水質,為丹參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從最初野生變家種的技術突破,到如今構建起全鏈條技術支撐體系,每一步都凝聚著科研人員與從業者的心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選育出的“秦丹1號”等高產優質品種,讓商洛丹參的品質更上一層樓。
走進加工車間,現代化的設備有序運轉。從傳統飲片的低溫干燥、超微粉碎技術,到現代制劑如復方丹參滴丸等產品的生產,商洛丹參正不斷拓展著自己的產業版圖。陜西天士力植物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負責人自豪地說,他們的丹參滴丸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據較大份額,還遠銷日本、韓國以及東南亞部分國家。
然而,在發展的進程中,也并非一帆風順。商洛市政協委員楊永良提到,中醫藥的振興需要持續投入與努力,加強文化宣傳與推廣至關重要。在與農民的交談中,我也感受到他們對市場波動的擔憂,但大家眼中更多的是堅定,是對丹參產業未來的信心。
商洛丹參如今已經不僅僅是一味良藥,更是商洛的財富密碼。它承載著歷史的傳承,也孕育著未來的希望。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商洛丹參產業將從秦嶺走向更廣闊的世界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