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代緒剛
7月5日,在商南縣十里坪鎮的商南縣格瑞農業有限公司冷水魚養殖基地,一排排整齊的魚池映入眼簾,清澈的山泉水潺潺流入池中,一群群色澤光亮、活力滿滿的三文魚、鱘魚在水中歡快游動。這里優越的自然條件,為冷泉魚養殖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環境。
當天一大早,商南縣格瑞農業有限公司養殖基地的務工人員就開始了三文魚的捕撈,來自山東的客戶上門收購。
商南縣格瑞農業有限公司生產部部長郭靖說:“冷泉魚對水質和環境的要求極高,因此養殖三文魚,最重要的就是選擇適合的養殖場地,我們公司也是在全國各地反復考察后最終決定落地商南。因為十里坪鎮是滔河和冷水河的源頭,水溫四季恒定,水體溶氧充足,酸堿度適中,非常適宜養殖三文魚等冷水魚。”
近年來,商南縣立足資源稟賦,推行“政府引導、企業主導、標準護航”協同發展模式,加大項目、資金、政策、技術支持,建成陜南地區最大的冷水魚產業集群,走出了一條“發展漁業產業、帶活一域經濟、富裕一方群眾”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新路子。
以商南縣格瑞農業有限公司鱒魚養殖基地和商南黑龍水產養殖合作社鱘魚養殖基地為基礎,商南縣大力支持企業開展冷水魚種苗繁育技術攻關,致力于建設高品質冷水魚種苗基地,打造育繁推一體化種業企業。目前,全縣種苗自給率和良種覆蓋率不斷提高。在品牌建設方面,商南縣著力打造“秦嶺冷泉魚”區域公用品牌,形成了以區域公用品牌為統領,“商南格瑞”“商南黑龍”等企業品牌為主體,“秦楚冷泉三文魚”“黑龍鱘魚”等產品品牌為支撐的漁業品牌體系。通過定期舉辦品牌推介會、產品品鑒會、捕撈節、釣魚比賽等活動以及組織冷泉魚企業抱團亮相漁博會、農博會等重點展會,“秦嶺冷泉魚”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不斷擴大。目前,商南三文魚冷泉養殖規模居全省第一,“商南三文魚”“商南鱘魚”更是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
冷水魚產業的發展不僅讓漁業增效,也帶動了農民增收。當地通過采取“龍頭企業+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農戶”產業發展模式,將農戶融入冷水魚養殖產業鏈,農戶可以通過務工、運輸、土地流轉、資金入股等多種方式參與產業發展,實現增收致富。
“在公司工作一個月大約3300元工資,加上家里的3畝土地流轉給公司,一畝地一年有1000多元的租金,這在以前都不敢想。”十里坪鎮中棚村群眾曹盛華說。
為進一步延伸產業鏈,商南縣大力發展水產品加工,支持企業開發以冷泉魚為原料的魚糜產品、魚肉松、魚子醬、魚油、魚罐頭、休閑食品等各類高附加值產品。推廣冷泉魚進天鹿、運通逸云、丹濱等酒店和山鄉居、臻久香、德莊火鍋等小型餐飲企業,培育冷泉魚菜品制作技能人才,研制冷泉魚菜品,打造商南縣特色的“金絲冷泉魚宴”,研發出三文魚系列菜品,讓冷泉魚以更多樣的形式走上消費者餐桌。同時,依托優質冷泉魚資源與當地豐富的旅游資源,積極探索漁旅融合發展之路。商南縣左溪水產養殖有限公司依托金絲峽國家5A級旅游景區優勢,打造了集冷泉魚養殖、休閑垂釣、餐飲品鑒、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現代漁業產業園區。目前,商南縣認證無公害水產品品牌10個,開發冷水魚深加工產品10種,研發三文魚系列菜品28個,打造漁家宴32家,休閑漁業產值達980萬元。
如今,小小的冷泉魚,正“游”出一條致富新路徑,不僅帶動了當地群眾就業增收,還促進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成為商南縣綠色高質量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我們將繼續圍繞冷泉魚做足文章,不斷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業競爭力,讓冷泉魚產業在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持續‘升溫’。”商南縣水產工作站負責人金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