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財經4月27日電 (記者 龐無忌)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中國27日發布2021財年ESG(環境、社會、治理)報告《我們的影響力計劃》稱,過去一年,畢馬威通過購買可再生能源證書,采購100%可再生電力,并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量較上一年減少8.2%。
近期,ESG信息披露引發市場關注。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近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2年年會分論壇上表示,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計劃今年底出臺一套ESG披露準則,目前已在國際上征求意見。該準則對公司運作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影響,對中國公司影響也會很大。
畢馬威中國及亞太區主席陶匡淳表示,這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在面對生態危機、疫情蔓延、文明延續等人類重大挑戰與關切時,如何實現普遍安全、促進共同發展,鑄就一個共榮共生的明天任重而道遠。
陶匡淳說,在實現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中國做出了不懈努力——減少城市空氣污染,對可再生能源領域加大投資,立下“雙碳”目標等一系列舉措都彰顯了大國擔當。畢馬威也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并承諾于2030年實現零碳排放,力爭做到行業模范。
2021年10月,畢馬威宣布計劃在未來三年內,投入逾15億美元專門用于在全球推進環境、社會及治理(ESG)變革。報告稱,畢馬威任命了一位ESG主管合伙人,監督其提供給外部客戶的ESG戰略和服務,并將其納入董事會。
畢馬威中國環境、社會和治理主管合伙人林偉表示,ESG在能為企業帶來長期商業價值的同時,也能帶來社會價值。
努力消除就業和職業歧視方面,報告稱,截至2021年9月30日,畢馬威女性領導人員占所有領導人員的42%,新晉合伙人中有54%為女性,董事會成員中有30%為女性。
畢馬威中國副主席、企業及公共事務部主管合伙人楊潔在接受中新財經專訪時表示,畢馬威中國支持女性擔任領導職務。她認為,女性的力量不是單一的,并沒有“公式”。所以在中國這樣的成長型市場,女性可以擁有打破邊界的創新力,終身學習的成長力,也擁有對異彩紛呈世界的包容力。她們可以通過敏銳的感知、靈活的韌性去發揮優勢,揚長避短,積極探索和前進。這些都能讓企業更具競爭力和活力。
未來,楊潔透露,畢馬威中國將持續為“她”力量賦能。“只有創建一個真正包容、平等的環境,我們才能夠自信地展現自我,表達內心的想法,從而組建出色的團隊,讓多元促進創新,推動可持續未來。”
去年,畢馬威在中國的經營繼續擴大。報告稱,畢馬威全國辦事機構由26家增長至28家(現時已經增加到28個城市、31家)。第二家畢馬威智能創新空間(KDi)落戶深圳前海,現時已在大連開設第三家KDi。(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