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首批25家“拓荒者”,到如今589家行業“領頭羊”集聚,2019年7月22日鳴鑼開市的科創板,在六年的實踐中,發揮改革“試驗田”功能,助力持續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培育了一批突破關鍵技術、引領產業升級的“硬科技”企業,成為中國硬科技企業上市首選地。
業內人士表示,六年來,科創板有效發揮改革“試驗田”功能,在發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資、并購重組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創新;重點服務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與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高度契合;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公司占比超八成;在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等重點產業鏈形成示范和集聚效應,推動構建以行業“鏈主”為引領、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的矩陣式產業集群。
支持“硬科技”上市
助力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科創板主要服務于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硬科技”企業,建立了多元包容的發行上市制度、靈活便捷的股權激勵制度和市場導向的并購重組制度,板塊定位和制度設計與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需求高度契合。
特別是“科創板八條”發布以來,科創板新上市16家公司,IPO募集資金149億元,覆蓋半導體、高端裝備、新材料等戰略新興領域,其中12家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公司上市后成長性良好,以2019年為基數,近5年科創板公司營業收入和歸母凈利潤的復合增長率分別達到19%和9%。54家上市時未盈利企業中,已有22家未盈利企業在上市后實現盈利并“摘U”。
20家第五套標準上市企業中,已有19家第五套公司自研的45款藥品/疫苗獲批上市,其余1家公司產品上市申請已獲受理;16家公司營收超過1億元,其中4家公司營收超過10億元。2018年以來,科創板第五套標準上市企業推出的1類新藥數量約占同期國產創新藥獲批總數的12%,日益成長為我國醫藥創新的中堅力量。
2019年至今科創板公司家數及IPO募資規模。 來源:上交所
中金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亮認為,作為中國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的“試驗田”,科創板以鮮明的“硬科技”底色為錨點、以與時俱進的監管理念為指引、以持續完善的制度體系為支撐,正穩步引領中國資本市場改革向深向實推進。
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六年來,科創板公司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持續加大創新要素投入力度,2024年全年研發投入總額達到1680億元,是板塊凈利潤的3倍。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中位數為12.6%,持續領跑A股各板塊,其中107家公司連續3年研發強度超20%。35家科創板公司在細分行業或單項產品上排名全球第一,124家公司排名全國第一,196家公司排名全球或全國前五。
截至2025年7月22日,科創板379家公司入選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65家公司被評為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50家公司主營產品被評為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合計占板塊公司總數71%。138家(81家)科創板公司牽頭或者參與的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等重大獎項。累計形成發明專利超12萬項,平均每家公司發明專利達到216項。三成科創板公司的產品或在研項目在行業內具有首創性;超八成公司核心產品瞄準進口替代及自主可控;超380家公司的850余項產品或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19年—2024年科創板公司研發投入情況。 來源:上交所
中信證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佑君表示,科創板推動制度創新與市場活力相互融合,在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未來將繼續錨定新質生產力培育方向,積極服務科創板“1+6”政策落地實施,推動優質科技創新企業上市,助力企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暢通“科技—產業—資本”循環
優化服務科創的市場生態環境
業內人士表示,資本市場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既要維持投資與融資、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的平衡,又要促進科技、產業、資本、人才的優化配置和良性循環。科創板的推出,對于暢通“科技—產業—資本”循環,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融合,發揮了重要作用。
具體來看,在吸引人才方面,科創板激發了科技人才創新創業熱情。超六成科創板公司的創始團隊為科學家、工程師等科研人才或行業專家,近三成公司實際控制人兼任核心技術人員,近三成公司實控人擁有博士學歷,近四成科創板上市公司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
在引導資金方面,科創板帶動形成了“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風氣,約九成科創板公司在上市前獲得創投機構投資。
在二級市場投資方面,科創板已形成了由寬基、主題、策略等指數構成的指數體系,目前指數數量已達到29條,境內外跟蹤科創板指數的產品達到161只,合計規模近2600億元。其中科創50指數跟蹤產品規模超1800億元。
在增強投資者回報方面,今年有509家科創板公司披露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占比近九成。超六成公司推出2024年度現金分紅方案,年度累計分紅總額388億元,超290家公司現金分紅比例超過30%。2024年中期分紅111家。2024年以來,470家次公司推出回購、增持方案,合計金額上限近380億元;91家次公司利用專項貸款實施回購、增持,合計金額上限近120億元。
2019年—2024年科創板公司分紅情況。 來源:上交所
申萬宏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健對此表示,科創板作為中國優質科技資產的承載地,為投資者分享中國科技紅利創造機遇。科創板對同股不同權企業、紅籌企業設立了專門的上市標準,為中概股企業回歸A股打開新通道。未來隨著科創板制度的完善,將有越來越多的優質科技創新企業直接選擇在境內上市或境內境外多地上市,讓我國投資者直接分享中國科技創新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