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金融發展再迎政策支持。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監會日前印發《綠色金融支持項目目錄(2025年版)》(以下簡稱《項目目錄》),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和美麗中國建設力度。
業內人士表示,《項目目錄》為市場中的各類不同主體提供了統一的綠色金融產品和資金用途的認定依據,將提升綠色金融業務管理效率、降低識別成本,促進資金精準投向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產業和項目,引導金融資源支持經濟社會綠色轉型。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綠色金融已成為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人民銀行發布的二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截至6月末,綠色貸款余額達42.39萬億元,比年初增長14.4%,上半年增加5.35萬億元,其中,基礎設施綠色升級貸款增加較多,上半年增加2.11萬億元。
記者梳理,《項目目錄》包括節能降碳產業、環境保護產業、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生態保護修復和利用、基礎設施綠色升級、綠色服務、先進交通裝備貿易、綠色消費等9大門類。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氣候投融資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廖原認為,《項目目錄》新增綠色消費,金融機構針對消費者購買節能家電發放信貸,電商平臺的綠色產品交易也能獲得支持,將引導消費者購買和使用綠色產品,從消費端推進生產端綠色升級,形成“消費反哺生產”的良性循環。
業內人士表示,除了綠色消費領域,《項目目錄》重點支持可再生能源、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等傳統綠色行業,但更重要的是為鋼鐵、石化、化工、有色金屬、建材等高碳行業提供轉型路徑。這些行業可通過清潔生產改造、工藝流程優化、污染治理技術升級等獲得綠色金融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保險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綠色金融市場以銀行綠色信貸為主。”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為了更好地支持綠色低碳發展,需要進一步拓展綠色融資渠道。其中,保險資金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的優勢,恰好與很多綠色項目投資回收期較長相匹配。
與此同時,發展綠色金融也要發揮保險風險保障作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人民銀行此前印發的《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明確,保險公司要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研發有針對性的風險保障方案,推動綠色保險業務提質增效。
在政策引導下,保險機構積極采取措施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拔覀儗⒊掷m豐富綠色保險產品體系,聚焦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點領域、新能源等重點行業優先提供綠色保險風險保障,探索綠色保險費率調節機制,創新推進‘綠動出海’項目?!敝袊吮8倍麻L、總裁趙鵬此前在2025陸家嘴論壇期間表示。
“我們通過構建‘預研—承保—風控’三位一體服務體系,實現對沙戈荒新能源基地規劃期、建設期、運維期的全生命周期風險管理覆蓋?!倍捅kU新型電力系統金融與保險研究院院長張森林說。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隨著保險公司推出了更多適應不同行業和場景需求的綠色保險產品,滿足了市場對綠色風險管理的需求,保險行業也逐步實現了從“被動管理風險”到“主動促進綠色轉型”的角色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