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24日電 (記者杜燕飛)中核集團日前發布消息,我國首臺第四代百萬千瓦商用快堆CFR1000完成初步設計,具備上報審批條件,裝機容量將達到120萬千瓦。我國“熱堆—快堆—聚變堆”核能發展“三步走”戰略取得了新進展。
據介紹,快堆(快中子增殖反應堆)是利用快中子進行核反應產生熱量發電,也是國際上公認的第四代先進核能系統中的優選堆型。目前國際上列入四代核電的六種堆型中三種是快堆,即鈉冷快堆、氣冷快堆和鉛冷快堆。其中,鈉冷快堆因增殖比高、嬗變長壽命放射性核素能力強以及固有安全性高三個特性,成為四代核電的首選堆型。
“作為四代核電里研究最為廣泛深入、運行經驗最多的堆型,鈉冷快堆目前已有超過400堆年的運行經驗,是四代核電里發展最快、技術積累最豐富的堆型。”中核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快堆技術的發展和推廣,有利于推動我國實現能源安全以及核能可持續綠色發展。
據介紹,快堆是我國“熱堆—快堆—聚變堆”核能發展“三步走”戰略的重要一步。2011年,我國實驗快堆成功并網發電。經過10余年的研究、探索和工程實踐,目前我國已自主掌握了大型快堆的全部核心技術和配套技術,同時形成了一條全球最為完整的快堆產業鏈。
除了快堆,聚變能源作為前沿顛覆性技術之一,有望為人類提供清潔安全的未來能源,目前已成為全球競相布局的新賽道。
近年來,可控核聚變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續增強。國務院國資委啟動實施未來產業啟航行動,明確可控核聚變領域為未來能源的重要方向。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副司長張星在國家能源局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大力支持第四代核電技術、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核聚變等前沿技術的研發攻關。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可控核聚變裝置——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已實現百萬安培億度H模,即同時實現等離子體電流100萬安培、離子溫度1億攝氏度、高約束模式運行,創下我國聚變裝置運行新紀錄。
據介紹,衡量核聚變裝置及核聚變研究的水平,主要看3項參數:等離子體離子的溫度、密度和能量約束時間。這3項參數的乘積達到一定數值,就可以實現核聚變反應。“中國環流三號”綜合參數聚變三乘積再創新高,達到10的20次方量級,標志著我國聚變快速挺進燃燒實驗。
為推動我國聚變能源領域發展,中國聚變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聚變公司)日前在上海掛牌成立。作為推進我國聚變工程化、商業化的創新主體,中國聚變公司是中核集團直屬二級單位,將重點布局總體設計、技術驗證、數字化研發等業務,建設技術研發平臺和資本運作平臺。
與此同時,中國聚變公司與中核集團、中國石油昆侖資本、上海未來聚變、中國核電、浙能電力、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和四川重科聚變等各股東方簽署增資擴股協議。各方將發揮中國聚變公司的技術優勢與市場潛力,以耐心資本支持中國聚變領域綠色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