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30日電 題:新時代中共治藏方略 展現中國制度自信
中新社記者 路梅
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8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會上闡釋了新時代黨的治藏方略和做好西藏工作的指導思想,提出“十個必須”和“四個確?!薄W?015年習近平首次提出“治藏方略”概念以來,中國西藏的發展又邁入新階段,治藏方略的豐富完善,展現出中國不斷增強的制度自信。
西藏工作座談會是中共治藏的一種工作機制。西藏和平解放69年來,歷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西藏工作。1980年以來的歷次西藏工作座談會,都是根據當時國內外的形勢和西藏的實際情況,制定和實施一系列特殊扶持政策,為西藏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成為西藏發展史上的重要節點。
中共治藏方略思想體系是在西藏工作實踐中逐漸形成的。2013年3月,習近平明確提出“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戰略思想,并以此為核心形成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治藏方略”;2015年8月,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全面深刻闡述了中共治藏方略內涵,即“六個必須”;時隔5年,在經驗總結的基礎上,新時代治藏方略進一步發展為“十個必須”,成為西藏工作行穩致遠的根本遵循。
“必須把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作為西藏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在2015年就已提出,此次位居“十個必須”前列,更因應了新時代的新形勢。習近平在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就曾脫稿講到,“不能只算小賬,要算大賬”。拉薩曾經發生過的打砸搶燒暴力犯罪事件就已警示,經濟已不是西藏發展的最短板,實現社會的持續、長期和全面穩定,掌握反分裂斗爭的主動權,被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這也是西藏社會經濟繼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西藏工作以“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實基礎”為重要原則,從以往的強調管制、支援,到現在的提倡共治、參與,更符合時代的潮流和民眾的心愿,顯示中央治藏更多強調“國家治理現代化”,涉藏工作也將走向更加制度化、規范化、民主化。
發展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氨仨毎迅纳泼裆⒛廴诵淖鳛榻洕鐣l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為本”理念一以貫之,是對西藏各族民眾發展權益的保障。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西藏民眾當然將與其他省區市的民眾共同擁抱小康生活,共享福澤。
同時,以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已成為過去時。中央倡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助西藏實現高質量發展。作為世界屋脊、“亞洲水塔”,西藏“必須堅持生態保護第一”,既是對國內負責,也是對周邊國家、對全球生態環境保護負責任的表現。
長期以來,一些西方國家為了分裂和遏制中國,插手西藏事務,令所謂“西藏問題”復雜而敏感。由于不了解或抱有政治目的,西方對西藏有諸多想象與誤判,對中共治藏時有指責,這也是在國際上難以回避的問題。
西藏的發展事實或許有助化解偏見?!笆濉币巹澓汀笆濉币巹潈?,中央支持西藏的重點建設項目共投入近萬億元人民幣。西藏各項事業取得全方位進步和歷史性成就,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林鐵路47條隧道已全線貫通,由鐵路、公路、航空、郵政等方式組成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逐漸成型;水利樞紐、電力聯網等工程陸續竣工,制約西藏發展的瓶頸已被打破。2019年,西藏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97億元人民幣,經濟增速連續7年居全國前三,人均壽命已超過70歲。截至目前,全區74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62.8萬人實現脫貧。西藏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生態環境良好,民眾對生活現狀和各項政策滿意度高。
這些發展成就是中共治藏方針政策符合西藏發展需求的最好佐證,西藏的持續穩定和快速發展也是對全國大局的重要貢獻,更可以有充分的信心,堅持走有中國特色、西藏特點的發展路徑。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召開的這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強調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也更強調中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強調加強黨建特別是政治建設。全面貫徹新時代中共治藏方略,展現了穩固邊疆、發展西藏、造福民眾的決心,更展現出中國的制度自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