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呼和浩特9月13日電 (記者 張瑋)13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獲悉,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重大專項--“巴丹吉林沙漠脆弱環境形成機理及安全保障體系”取得階段性成果,將為我國沙漠脆弱環境的安全和沙漠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消息稱,該項目自2019年4月啟動以來,立足北方生態安全屏障建設重大科技需求,以巴丹吉林沙漠湖泊群和高大沙山的形成機理為理論基礎,研發沙漠退化生態系統修復、面向生態防沙固沙和沙漠生態旅游開發,提出巴丹吉林沙漠脆弱環境可持續發展技術及安全保障體系。
目前,項目開展野外試驗場地的布設,全面啟動巴丹吉林沙漠及周邊地區植被、水文、土壤、氣象、地質、人文的監測和調查工作;掌握巴丹吉林沙漠及周邊地區生態、經濟、社會發展現狀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巴丹吉林沙漠及周邊地區的主要承載力;評價巴丹吉林沙漠及周邊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內蒙古科技廳官方表示,下一步,項目組將繼續開展實驗區的監測和采樣工作,完成項目年度計劃工作任務,早日為巴丹吉林沙漠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提供完整的理論和數據支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