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25日電 (記者黃盛)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布公告表示,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7月25日中國人民銀行將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4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7月有3000億元MLF到期,這意味著MLF凈投放量達1000億元,為連續五個月加量續做。這顯示出政策的連續性,有助于穩定市場預期。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記者表示,在5月降準釋放長期流動性10000億之后,近月中期流動性持續處于凈投放狀態,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政府債券持續處于發行高峰期,同時監管層也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中國人民銀行持續注入中期流動性,能夠有效保障市場流動性充裕,體現了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之間的協調配合,有助于推動寬信用進程,更好滿足企業和居民的融資需求,這也是當前實施逆周期調節的一個重要發力點。二是中國人民銀行持續實施中期流動性凈投放,是在釋放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持續加力的政策信號。這意味著盡管上半年宏觀經濟運行穩中偏強,但貨幣政策仍在延續支持性立場,有助于保持政策連續性,穩定市場預期。
另據記者了解,自去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啟用買斷式逆回購以來,貨幣政策操作對MLF的依賴逐步降低。從今年3月起,為保持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更好滿足不同參與機構差異化資金需求,中國人民銀行調整MLF操作方式,由單一價位中標調整為多重價位中標。不再有統一的中標利率,標志著MLF利率的政策屬性完全退出。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政策利率屬性淡出后,MLF的工具定位也更為清晰,即聚焦于提供1年期流動性。目前央行流動性工具箱豐富,期限分布更趨合理,長期有降準、國債買賣,中期有MLF、買斷式逆回購操作以及各類結構性工具,短期有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