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王 彥)近年來,商南縣檢察院以公益訴訟為抓手,構建起“檢察監督+行政協同+社會共治”的立體化保護格局,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英烈精神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商南縣檢察院針對革命文物年久失修、英烈紀念設施管護不到位等問題,部署開展“尋訪革命舊址 保護革命文物”專項監督;通過實地勘查、調取文物檔案、走訪群眾等方式,全面排查縣域內革命文物現狀,建立動態保護臺賬。在辦理某鎮烈士陵園維護案中,針對墓碑破損、周邊環境雜亂等問題,依法向文旅部門及屬地政府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推動修繕烈士墓碑12處,整治周邊環境2000多平方米,恢復陵園莊嚴肅穆氛圍。與文旅、退役軍人事務局等部門會簽《英烈保護領域公益訴訟協作辦法》,建立線索移送、聯合巡查、整改評估等機制。通過該機制,發現某村革命舊址存在墻體開裂、屋頂漏雨等安全隱患,協調資金30多萬元完成修繕,并聘請文物保護員落實長效管護。此外,還聯合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志愿者開展紅色資源保護“回頭看”,確保整改實效。針對網絡空間侵害英烈名譽、榮譽的新態勢,依法履行公益訴訟職能,對惡意詆毀英烈的行為“零容忍”。在辦理的某網民在社交平臺歪曲歷史事實、侮辱革命先烈案件中,該院通過支持烈士遺屬提起民事公益訴訟,督促侵權人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同時,還開展“英烈名譽保護”專項宣傳,通過以案釋法提升公眾法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