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 常樂)今年以來,商南縣強化就業創業扶持力度,拓寬就業創業渠道,優化服務流程,加強就業品牌培育,扎實推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助力青年實現人生價值。
商南縣結合本地實際,出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扶持措施。在就業方面,實施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生活補貼、一次性留用補貼、職業技能評價補貼等政策;離校兩年內未就業的普通高校畢業生及16歲至24歲失業青年,可向縣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申請參加3個月至12個月的就業見習,享受每月1700元的就業見習生活補貼和每月30元的人身意外傷害保險補貼;見習單位接收畢業生及失業青年見習且本年度留用率不低于50%,并與留用人員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按留用人數對見習單位給予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見習留用補貼;對有就業創業意愿并積極求職創業的低保家庭、脫貧殘疾人家庭、脫貧家庭和特困人員中的高校畢業生,殘疾及獲得國家助學貸款的高校畢業生,給予每人1000元的一次性求職創業補貼。在創業方面,實行高校畢業生創業擔保貸款、陜西省高校畢業生創業基金貸款及相關稅費減免政策;高校畢業生(含大學生村官和留學回國學生)符合條件的創業者可向縣公共就業人才服務機構申請最高不超過2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對于合伙創業的,可申請最高不超過100萬元且不超過符合條件個人貸款總額度的10%。
商南縣積極對接各類企業,開發適合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的就業崗位。鼓勵企業擴大招聘規模,特別是中小微企業,按規定落實一次性擴崗補助、社會保險補貼、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持續推進“秦青優惠貸”項目,助力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同時,繼續實施“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特崗教師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醫療機構定向招聘醫學類本科畢業生計劃等基層服務項目,合理確定招募規模,拓寬基層就業渠道。繼續穩定機關事業單位招錄(聘)高校畢業生規模,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選擇。
商南縣不斷優化就業創業服務流程,為高校畢業生等青年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依托“秦云就業”微信小程序、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等線上平臺,以及設置公開欄、鎮(街道)設置政策咨詢窗口等線下方式,推廣創業擔保貸款“一網通辦”,網上受理創業擔保貸款達到100%,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增強大學生生涯規劃意識。發揮就業見習“蓄水池”“緩沖帶”作用,每年征集不少于400個見習崗位,提升畢業生就業經驗和就業能力。嚴格執行國家有關報到入職、檔案轉遞、辦理落戶、推進體檢結果互認的規定,簡化求職就業手續,優化就業服務流程。
商南縣積極培育壯大“商南技工”“商南茶農”等特色勞務品牌,發揮就業創業示范效應,擴大就業規模,增加勞務收入。圍繞電工、焊工、叉車工等工種,開展“訂單式”技能培訓,定向輸送到南京、寧波等地就業。通過勞務品牌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更多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實現就業創業。同時,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政府投資開發的創業載體安排30%左右的場地免費向高校畢業生創業者提供,對被認定為創業孵化基地(返鄉創業園區)的企業,每孵化成功或存活1個創業實體補貼1萬元,每帶動1個人就業補貼3000元,激發高校畢業生的創業熱情。